1)焊前准备:肃清焊修表面的油污及杂质,使其显露基体的金属光泽;假设存在裂纹,应在裂纹两端各钻一个止裂孔, 以免施焊时裂纹延伸;沿裂纹开出坡口,其型式和大小由焊修部位的厚度和工艺恳求而定。假设是大型铸件,还可以在焊缝处拧上一定数量的螺钉,使接头得到加强。螺钉直径普通不超越16mm(假设壁厚小于15mm,则螺钉直径应小于或等于6mm ),螺钉的数量可按断面面积计算, 即螺钉的总断面面积不大于铸件裂纹断面面积的25% , 且这些螺钉应均匀分布在裂纹两边。
2)焊修规范的选择:焊条直径由焊修部位的厚度肯定,普通应尽量选用小直径的焊条, 以减少输入焊件的热量:在保证焊条金属与基体熔合的情况下,焊修电流也应尽量选用小的, 以免焊件温渡过高产生应力;电弧长度普通是焊条直径的0.5~1.1倍, 以保证熄灭稳定:假设采用直流电源,则普通选焊件为负极,以免焊件受热,温渡过高。
3)操作工艺恳求:普通应遵照“先内后外(先孔内,后机体外侧,再后机体上平面)、短段、断续、分散焊、多层多道(第一层焊完后,用砂轮在整个焊缝上磨去一些焊肉,检查确实不存在气孔、裂纹后再焊第二层;每层先从坡口两侧焊起,后焊中间)、小电流、锤击焊缝”的准绳。
① 将整条焊缝分红若干小段,不可连续施焊,每段长度视焊件厚度而定,普通在10~50mm,每段焊完后,应冷却至室温再焊下一段:每个小焊波不要横跨到坡口两侧,这样有利于未焊部分自由收缩,并避免电弧在坡口两侧停留太久。
② 焊后金属温度在800℃左右时, 应锤击焊缝, 使其表面呈麻点状,以松弛焊接应力,肃清裂纹和气孔:温度低于300℃ 时不能再锤击,以免产生冷脆裂纹。
③ 施焊中以直线划小圈式运条手法为佳,焊缝应与母材呈世故过渡,以利于焊缝应力走向。